(资料图片)
5月7日,“恰图兰卡杯”山西省第三届幼儿国际象棋趣味大赛在我市举行。来自60余所小学及幼儿园的100余名选手参赛。
幼儿国际象棋趣味赛,满满都是参与感和仪式感。比赛不公布名次,取而代之的是,选手们可以获得国王奖、王后奖、勇士奖等以国际象棋棋子命名的奖项。
此外,每一位参赛小棋手,都能拿到一枚大大的金牌。“胜负并非幼儿组比赛的重点。”赛事相关负责人表示,“敢于走上赛场的孩子,都值得这份鼓励和荣誉。”
主打趣味的幼儿比赛,现场还是有小朋友哭了鼻子。“把我的王后还给我,呜呜呜……”一位阳光幼儿园的“小后生”,被对手“吃掉”棋子后泪如雨下,令人忍俊不禁。
“四五岁这个年龄段的孩子,出现这种情况很正常。”国际象棋大师安艳凤坦言,“帮助孩子们认识胜负,学会体面地接受失利,也是国际象棋教学工作的一项内容。”
国际象棋在我省有着一定的群众基础,历史上曾涌现出叶江川、安艳凤等享誉世界棋坛的杰出棋手。安艳凤退役后,更是将国际象棋的讲解棋盘,挂进大学、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,被相关专家盛赞为推广国际象棋的“太原模式”。
投身国际象棋普及推广近30年,安艳凤说:“国际象棋是一把打开素质教育的钥匙,它对孩子们记忆开发、空间想象力、逻辑思维能力都有促进作用。”记者 杨尔欣 太原晚报